|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戏剧形式。广西民族民间戏剧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精髓,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显性载体。据史料记载,戏剧艺术在明代时的广西已存在。清末民初,广西的戏剧文化发展到一个较为繁荣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戏剧建设得到重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剧目、优秀的少数民族戏剧演员也不断涌现。据统计广西有桂剧、彩调剧、壮剧、粤剧、邕剧、壮族师公戏、白话师公戏、平话师公戏、侗戏、苗戏、牛娘戏、牛哥戏、鹩戏(又叫勾嘴戏)、客家山歌戏、桂南采茶戏、鹿儿戏、文场戏、唱灯戏、毛南戏、丝弦戏等20个剧种,涉及语种、方言众多。其中,以红遍大江南北、饮誉海内外的《刘三姐》,以及《哪嗬咿嗬嗨》、《歌王》、《咕哩美》、《大儒还乡》、《瓦氏夫人》等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民间经典剧目曾多次荣获国家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数十项。 |
|
|
- 桂剧
- 彩调剧
- 壮剧
- 邕剧
- 粤剧
- 广西文场
- 牛歌戏
- 采茶戏
- 鹩剧
- 啀戏
- 仫佬剧
- 舞台艺术精品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用桂林方言演唱,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南宁等市和梧州北部地区说“官话”的城乡,深受桂林人民的喜爱。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桂剧声腔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伴奏乐队分为文场、武场,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桂剧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有《拾玉镯》、《穆桂英》、《太白傲考》、《闹严府》、《打棍出箱》、《大儒还乡》等。 |
|
彩调剧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广西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以桂柳方言演唱,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其表演特点是歌舞并重,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右场为打击乐器,角色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扇子、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矮步扇花”是彩调最具特点的表演艺术。彩调剧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秀代表作有《刘三姐》、《哪嗬咿嗬嗨》、《隔河看亲》、《二女争夫》、《王三打鸟》、《王二报喜》、《梦里听竹》等。 |
|
壮剧又叫“壮戏”,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不同,壮剧分为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等;广西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行腔时采用帮腔形式,剧目有《宝葫芦》、《百鸟衣》等;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伴奏,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 |
|
邕剧是广西地方戏的一种,流布区域包括广西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来宾市、贵港市、防城港市许多县区及云南省的富宁市、河口县等地,并辐射至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邕剧的语言用桂西南官话,并含有大量的白话、客家话、平话和壮话的民间习语、谚语等。其唱腔绝大多数以皮黄声腔(南北路)为主,安庆调、七句半(罗罗腔)、补缸调及地方小调为辅。音乐伴奏以大锣、大钹、二弦、喉管为主。
邕剧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其文戏表演细腻,注重人物内心感情的抒发。武打则粗犷激昂,表演夸张、泼辣,讲究硬桥实马,拳、刀、枪、叉、棍、牃各有套路,与其他剧种迥异,而许多身段、造型以至出手、投足等都来源于桂西南一带壮、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姿、武技和美术造型,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壮族的雄浑粗犷的民族风格。邕剧传统剧目主要有:《五台会兄》、《西河会妻》、《三进士》、《长生乐》等。 |
|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伴奏器材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种。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乐器为主,打击乐则有沙鼓、卜鱼、高边鼓、大钹等。角色行当有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粤剧剧目已多达一万一千多个,堪称世界之最。著名剧目有《帝女花》、《搜书院》、《柳毅传书》等。 |
|
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叫“文玩子”、“小曲”等。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尤其是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为盛行。广西文场以桂林方言演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唱形式为数人坐唱,每个演唱者要兼操一件伴奏乐器,主奏乐器为扬琴,另有琵琶、三弦、二胡、笛子、云板、碟子等。也有化妆、穿戏装演唱的,叫“文场挂衣”。五六十年代以后,表演形式出现了站唱,即演唱者一人手执云板或碟子击节演唱和配以小乐队伴奏和有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走唱”。
广西文场的音乐唱腔分大调和小调两类。大调有[越调]、[丝弦]、[南词]、[滩簧],俗称“四大调”;小调有[叠断桥]、[剪剪花]、[寄生草]等近50首。所唱曲目内容多取自明清的传奇小说。如《玉簪记》、《白蛇传》、《西厢记》等。近年来创作了一些歌颂桂林山水风光的抒情小段,如《画中游》、《仙境怎比我桂林》、《七星夜游》等。 |
|
牛歌戏发源于广西东南部(主要是藤县,平南地区),源于当地的“舞春牛”和“采茶戏”,是桂东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艺。在春节、中秋等民间重大节庆和秋冬农闲期间,牛歌戏就会在乡间上演。牛歌戏以唱为主,用桂东南白话演唱,唱词多为七字句,言语通俗,生活气息浓厚,诙谐有趣,通俗易懂。角色有花旦、小生、丑生、员外、夫人等,以唱、独白并配以锣、鼓等乐器演绎剧情。牛歌戏以传统剧目为主,如《冤屈囚犯》、《紫盒金杯》、《烈女血泪》、《三件宝》等,现代剧目有《计划生育》、《傻子阿三》等。 |
|
采茶戏于清代中叶从江西赣南传入桂南,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其衬词的特点,采茶戏也被称为“吁嘟呀”。采茶戏属“三小戏”,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演,也叫“三角班”。它最初是以“十二月采茶”为主要内容的歌舞演唱,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开荒、点茶、探茶、采茶、炒茶、卖茶等情节,形成一整套反映茶农劳动和爱情生活的歌舞。另外还有一些受彩调影响而出现的剧目,如《卖红线》、《卖水粉》、《斩柴得妻》等。后因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避难广西的粤班影响,采茶戏中后来出现了《倒乱鸳鸯》、《高文举》等大戏,总体风格发生较大改变,已不再是早年的采茶小戏。
采茶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锣、鼓、钹、木鱼、唢呐、笛子、二胡,道具有彩带、钱鞭、花扇和手绢等。其演唱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莲花”为基础,吸取各地民间小曲而成。唱腔语言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念白多为韵白。 |
|
鹩剧主要流传于广西中南部,尤其以玉林兴业县所辖的十三个乡镇及周边地区为主,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列入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鹩剧是一种民间小戏,由民间贺新年活动中的歌舞发展而来。以唱故事为主,唱词多为即兴而发,通俗易懂,内容为抒发春祈秋祷之意,多采用粤剧及地方各种戏曲元素,逐步形成行当齐全、曲目丰富的地方戏种。
鹩剧的演出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角色,唱腔种类较多,分为文生唱腔、武生唱腔、花旦唱腔、丑生唱腔、媒婆唱腔等。调子分为合唱调、相思调、才子调、千秋帅等。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当地称为“大笛”,可吹高、中、低音)、大鼓、文锣、武锣、大锣、二胡、扬琴等。服装道具根据演出角色配备。 |
|
啀戏是以客家山歌小调为基础,以联曲唱腔为特色,以啀话讲述客家人劳动、生活、爱情、家长里短、悲欢离合等内容的戏剧。啀戏主要分布在粤西、桂东南等啀话地区,包括陆川县、廉江市等地,其中以陆川啀戏为代表。它是陆川等历史悠久的客家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戏剧艺术,是当地客家人生活形态及民族智慧的体现。2013年陆川啀戏被推荐为玉林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啀戏日渐式微,亟需抢救和传承。 |
|
仫佬剧是在仫佬族特有的依饭节歌舞和仫佬族民歌、说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风格特色上努力往喜剧上靠,在唱腔上则以依饭音乐“哈嗬哈”这个似笑又闹的衬腔为基础创腔定型,在内容上则以仫佬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为主。在表演方面,适当地吸收了一些彩调动作,溶进依饭节的“手诀”、“罡步”之中,形成了固定的声腔、罡步和表演程式,代表作品有《潘曼小传》、《玉笛情缘》等。 |
|
舞台艺术精品是指在舞台上表演的杰出艺术创作作品,主要包括戏剧(含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武术等艺术形式。由演员利用舞台这一三维空间进行二次创造的综合表演艺术作品,各类民间舞、民族舞等舞蹈以及戏曲在舞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
|
|
|
|
|